非甲烷总烃分析柱是用于检测大气中除甲烷以外可挥发碳氢化合物(主要是C2~C8)的专用色谱柱,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分析中发挥关键作用。主要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类型。填充柱通常采用不锈钢或硬质玻璃材质,规格多为2m×4mm,内填料粒径为180-250um(80-60目),如GDX-502或GDX-104担体用于甲烷柱,硅烷化玻璃微珠用于总烃柱。这种柱子具有使用成本低、安装简单的特点。毛细管柱则具有使用寿命长、柱效高的优势,其甲烷柱规格为30m×0.53mm×0.25um多孔层开口管分析筛柱或其他等效毛细管柱,总烃柱则常采用30m×0.53mm脱活毛细管空柱。
1、色谱柱老化
目的:去除柱内残留杂质,恢复固定相活性。
频率:新柱s次使用前、长期存放后或污染后。
操作:
设置柱温低于固定相最高使用温度20~30℃(如非甲烷总烃柱常用80~120℃)。
以较低流速(如10~20 mL/min)通载气,保持4~6小时。
老化后缓慢降温至室温,关闭载气。
2、柱效检查
频率:每月或每分析100次样品后。
方法:
注入标准物质(如丙烷、丁烷等),观察峰形是否对称、分离度是否达标。
若峰形拖尾、分裂或保留时间显著变化,需进行维护或更换柱子。
3、仪器检漏
频率:每次安装后或怀疑漏气时。
方法:
用肥皂水涂抹进样口、检测器接口等连接处,检查气泡。
观察仪器压力是否稳定,异常时需更换密封垫圈(如石墨垫圈)。